人民币持续贬值也未能挽回外贸颜面。马年第一季“倒春寒”,进出口数据双双下滑,随之而来的春季广交会上,又能吹出什么样的风?
“采购商意向还是很明显的,他们都基本带着订单来,但不会马上下单。”上海一家LED照明产品销售人员徐玲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广交会4月15日开幕当天,她接待了十几位客商,因为是第一天,拜会的客商十分谨慎并没有马上下单,但她明显感觉到其中不少客商已有采购意向。
即便如此,记者采访发现,从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,目前仍很难乐观起来:整体外贸形势比较严峻,出口产品质量难有大的提升,而价格优势却在丧失,尤其是欧洲订单并未随经济复苏有所起色。
新兴市场吹暖风
记者在广交会现场采访看到,开幕之后两天的客流明显多过去年同期,这让不少企业稍微安了下心。
“欧美客商不多,来自东南亚和西亚地区的采购商比较多。”温州一家小家电展商告诉本报记者,原以为欧美市场复苏,今年广交会上会有更多欧美客户,但看起来变化不大。但让他欣喜的是,新兴市场客商的增多,让今年广交会首日的采购商明显多过了去年。
广交会新闻发言人、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刘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,预计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有望达到20万人,其中美国采购商人数稳定,欧盟采购因季节采购因素略有下滑,而新兴市场则呈现上升趋势。
记者了解到,广交会上欧美采购商不多也是“事出有因”:今年的复活节为4月20日,恰逢广交会一期,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一般都会在复活节前后放假几天。广交会发言人表示,这对欧美客商到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日前表示,欧美经济复苏的迹象近期在香港展览市场显现。他说,近期香港展览采购“活跃”,到会买家数量不断增长。而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,过去几年,香港展览会都依靠新兴市场的买家拉动,但欧洲部分国家的买家近期开始活跃起来,美国买家在刚结束的香港国际春季灯饰展更获得了双位数的增幅,复苏迹象明显。
“风向标”在变化
广交会一直被视为中国经济和外贸的“晴雨表”与“风向标”,而近几年企业对这个“风向标”的态度却在发生变化。
“上次广交会结束时一个订单都没有,今年我们改变策略了。”来自福建的小型机械企业负责人李雨田在电话里告诉本报记者,为了节约成本,今年他们并未参展,但还是派了几个业务员去广交会现场“打游击”。
记者了解到,近两年广交会的出口成交额不断下降。数据显示,上一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为316.9亿美元,是近几年成交额最低的一届。
“广交会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,参展能起到的作用不大,头几年参展交换名片、给资料后都能有些回馈的,但现在老外是越来越精明了。”与同事在A区外等待客户的张帅兵,来自河北邢台一家汽配出口企业。有别于往年,今年他们并没有报名参展,当天只是过来见客户,所以顺便到现场看看,打算在外围发发资料。
像李雨田、张帅兵这样“不报名参展,只是来看看”的人并不少见。“费用很高,有朋友找代理帮忙(办证参展),这5天就要花费7万多。”来自陕西的姚先生来广州与客户谈完机械生产合作后,就把顺道看广交会当做工作之余的休闲了。
还有多少出口优势?
在我国外贸进出口“双降”的大背景下,多数参展商受访时反映,今年以来的出口订单量普遍下降了三成左右。仅有一家生产叉车的国企人员称,今年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%。
“我们是生产印刷机械的,前几年有一些出口,不过量不大,今年更不好了,订单总体大约下降了1/4到1/3。”北京润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连和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自2008年开始,人力、运输、税收、租赁等各种成本不断上升,单是人力成本,以前2000元的工资一下涨到了三四千元,这些成本降低了“中国制造”在国外的竞争力。
张连和担心地称:“中国的制造业,讲制造水平和质量,短期内拼不过日本、韩国和德国,只能是靠价格取胜,但日益上升的成本只会降低国际竞争力。”
“我有些温州朋友,这些年纷纷关掉工厂,把钱投到房地产去,不搞实体经济了。”张连和表示,实体经济空心化越来越严重,最近10年已是饱受诟病,实力也在走下坡路。
除了成本问题,刘连和认为汇率波动也是影响外贸的一个因素。针对这一情况,刘连和称其公司将通过减少中间交易环节来缩短时间差,同时减少成本增加。安徽合力叉车的周伟则表示,他们公司将通过缩短报价有效期、改变付款方式及远期性信用证来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。
有代理采购商接受采访时还反映,国际政治局势动荡也对出口订单下降有影响。主要为俄罗斯、乌克兰这类独联体国家做采购代理家具、建材的郭先生透露,受乌克兰事件的影响,公司整个4月只有2个客户。
“有一个去年9月份的订单,到现在还没有发出去,因为现在乌克兰政府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,这些订单运输后根本就入不了港,只能一直拖着。”郭先生称,加上外贸形势本来就不好,今年以来,其所在公司总体的客户率下降了40%,订单成功率也下降了60%。
尽管有暖风,外贸的春天可能还很远。
[返回]